“中国童车之都”焕新记——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转型升级故事
来源:365体育官网科学技术局 时间:2025-04-17【字号:大 中 小】
创新,让传统产业发生质的跃迁。近年来,平乡县加强科技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新业态,加快推动产业集群提质向新。2024年,平乡自行车童车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超300亿元。
优化产业生态,多个平台激活“产业脉动”
再有几个月,邢台恒鹏车业有限公司最新研发的“小卡布”AI智能交互婴儿车就要上市了。
智能交互,体现在什么地方?该公司总经理王占营告诉记者,这款车除了具有语音手势控制等功能外,还具有自动跟随、避障导航、精准定位防丢等功能。“孩子坐在婴儿车上,大人不用手推,车会自动追随着大人的脚步,即使遇到坡路也不怕,有障碍物也会自动绕过。”
“过去我们靠代工生存,利润率不足8%,现在敢挂‘河北制造’的牌子,底气来自平乡县自行车产业研究院的鼎力相助。”王占营说。
该研究院帮他们先从“改颜值、强筋骨”上找突破口。外观上,用3D建模反复打磨曲面线条,连车的坐垫弧度都模拟了婴儿熟睡时的肩颈曲线。工艺上,引入微弧氧化技术,让铝合金车架呈现“亚光瓷釉”质感,耐刮擦且尽显高端。“最关键的是结构创新,3D应力软件分析出来的结构,让整车折叠后像个精致的旅行包,再也不是以前那种‘傻大粗’的模样。”
在平乡,童车企业不是单打独斗,政府部门搭建的多个平台,优化了产业发展生态,助力企业做大做强。
质量检验平台,消解了企业的“研发焦虑”。在中国轻工业自行车童车玩具检验检测中心主任翟思访的办公桌上,有一摞企业样品分析报告。“在企业新产品研发阶段,我们的12位国家级检测专家就会提前介入,帮助企业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类似这样的无偿服务,他们一年要做1000多次。因此,企业称这里为“共享实验室”。
会展与电商平台,助力企业出海。该县连续举办19届国际自行车童车玩具博览会。今年3月举办的新一届展会,吸引省内外1500多家企业参展,斩获41.5亿元意向订单。全县拥有4个“中国淘宝镇”、31个“中国淘宝村”,引入网红直播基地,带动全县去年实现网络零售额63.8亿元。
创新研发平台,成为企业的技术引擎。该县成立自行车产业研究院暨童车科技创新中心,并与多家知名工业设计公司及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设立两个院士工作站,持续推动童车产业创新发展。
从单打独斗到共生共荣,如今的平乡县,呈现出产业集聚、人才汇聚、创新涌动、要素集约的强劲发展势头。
人才矩阵筑基,产学研融合锻造“创新大脑”
2011年,作为全球婴儿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好孩子集团落户平乡,成为带动当地童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县职教中心党总支书记梁云朋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与对门的好孩子集团深度合作,企业工程师定期来校授课,学生分批进车间“拜师”,这种“课桌连着生产线”的合作模式,让产教融合的路越走越顺。
锚定产业特质,优化人才生态。近年来,平乡县紧扣童车产业发展趋势,系统推进“职教+产业”协同育人工程,形成了产业园区与职教园区“双区联动”、校企协同、工学交替的育人机制,通过“订单班+现代学徒制”双轨培养方式,实现了“产业需求精准对接、教学过程动态调整”的定制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目前,该县已与好孩子集团等49家龙头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高标准建设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实习,仅县职教中心就累计为企业输送了近万名本地能工巧匠。
在产学研的深度融合中,平乡县还借助高校智慧,不断推动企业创新。
河北恒驰集团与河北科技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习基地,组建研发“尖兵连”,攻关自行车零部件的轻量化与高强度技术,成功推出新型铝合金车架,重量较传统车架减少20%,强度提升30%,大幅提升自行车性能与品质。
人才活水的充分涌流,激发了产业创新的无限潜能。通过“凤还巢”计划,该县柔性引进行业领军人才,同步推进“本土工匠孵化工程”,近三年全县授权专利总量达9919件(含发明专利48件)。
“现在平乡工人不再拼体力,比的是操作机器人的精度。”平乡县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局长李辉介绍,近三年该县培养的2.8万多名技工中,超3000人进入研发岗位,推动产业从“代工贴牌”向“自主品牌”跃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