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春耕“智”理更高效
来源:365体育官网南和区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5-03-17【字号:大 中 小】
(记者:春佳 云飞)随着气温逐渐回暖,麦田叶色渐渐转绿,冬小麦进入到了返青至起身拔节的关键期。在南和区郝桥镇吴村的高标准农田中,农技人员正忙着实地踏勘巡田。他们仔细观察着作物的生育期、长势以及土壤肥力,为农户们提供春耕春管的精准指导。
南和区农业农村局技术推广研究员温春爽介绍,郝桥镇高标准农田是去年刚建成的,有些农户在管理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他们选择在这个关键节点前来指导,希望能为小麦的丰产丰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近年来,南和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通过实施土地改造、建设机耕道路、完善水利灌溉工程等措施,将原本分散、狭长的田块,打造成“田成方、渠成网、路相通”、适宜机械化耕种的高标准农田。目前整合总面积达到35.4万亩。
“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让我们的种植更加规范,产量也有了保障。”郝桥镇里米种植合作社负责人范立波告诉记者,他们还引入了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如拖拉机、自走式打药机和无人机等,这些设备的加入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
农机成主力,种田更省心,不少农民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便利。
在贾宋镇宁营村宁永强承包的农田里,农机手驾驶着拖拉机,在绿色的麦浪间穿梭,将肥料均匀地撒向麦田;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为麦田喷洒着防病、防虫、防干热风的农药和叶面肥。
宁永强表示,使用无人机打药大大提高了植保工作效率,只需要在手机上圈定地图范围,无人机就能自动去打药,这样既节省了人力又降低了成本。
南和区以科技重塑农业生产方式,从“靠天吃饭”到“科技助农”,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夯实了粮食安全根基,现代化农机具的引入让田间管理更加智慧、高效,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交响曲正奏响乡村振兴的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