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带“小” “共”塑新优势
来源:宁晋报 时间:2025-04-17【字号:大 中 小】
365体育官网宁晋县是华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拥有2300多家生产及配套企业。为助力企业步入“新段位”,驱动产业解锁“新潜能”,当地打造共享平台,充分释放“龙头”企业优势,以“大”带“小”,抱团“破茧”,赋能特色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在贾家口镇的高端智能制造产业园,由当地龙头企业明达线缆集团投资建设的“共享车间”已开始试运行。在这2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内,智能搬运机器人沿着设定路线高效作业,先进设备的引入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
去年8月,明达集团引进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设备,打造了“预制线缆共享车间”。这一车间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领先的技术,能够量身订制各种型号的半成品线缆,使得中小企业仅需完成剩余的几道简单工序,既省心又省力。自今年2月试运行以来,已有10多家企业与明达达成了合作。
那么,这种数字化的共享车间相比传统模式,生产效率究竟提升了多少呢?明达线缆集团总裁雷文康给出了答案:提升效果非常显著,生产效率至少提高了两到三倍。
尽管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拥有2393家企业,数量可观,但仍面临中小企业占比较高、中高端产品短缺的挑战。自2023年以来,当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发挥资金、技术和研发等优势,建设各类“共享”平台,分享行业领先技术,推动形成以大带小、互惠共赢的良性循环。
明达线缆集团生产副总经理邢太文介绍,共享平台实现了“多、快、好、省”的效果,提升了产品质量、效率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小企业创造了更大的市场空间,因而中小企业参与共享平台的积极性显著提高。
在电缆领域,辐照特种电缆因其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火阻燃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光伏、海上风电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然而,辐照设备昂贵,过去宁晋县的企业通常需要前往天津、山东等地进行辐照加工。为了改变这一现状,2023年底,当地引导明达、万方、永上等龙头企业投资1.8亿元,建立了4座辐照工艺共享车间,目前已为340家企业提供服务。
宁晋县东汪镇一航线缆生产副总经理鲁志勇告诉记者,共享车间带来的便利极大提升了他们的生产效率。运费大大降低,且只需10多分钟便能到达车间,随时可以进行加工,既方便又高效。
为促进更多企业建设共享平台并从中受益,宁晋县整合了全县11家金融机构的资源,提供全产业链信贷服务,降低融资成本,使企业能轻装上阵。目前,已有400多家企业参与搭建各类共享平台,受益企业达到2150家,生产成本降低了3.5%至5%,经营效益提升了20%。
宁晋县委书记王涛表示,他们将继续加强配套资金、土地、科技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支持龙头企业与配套企业建立稳定的供应、生产和销售协作关系,完善共享智造生态,推动电线电缆产业集群整体提质升级,向高端迈进。
2024年,宁晋县电线电缆产业集群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中低压及新能源电线电缆产业集群获评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